文渊楼中一片死寂。
姬晓离开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有人面沉如水,有人喜不自禁,总之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居然真的让他进古圣贤石林了......”
“已经许久,没有非王室之人踏足那个地方,偏偏此人还是右相姬朗之子,那可是周......”
“兄台慎言,此时心知便可。”
“若是真让他将诗写在石碑之上,姬家便风盖文坛,又权倾朝野,只怕是无人可挡了。”
衮衮诸公们低头议论着。
这古圣贤石林之中,若能留诗文于其上者,王室便有重赏,因为这等于是为宗庙涨了一口文道香火。
当年陈羽白便是扛着石碑飞出去,出城还张口大喊:
“这燕都不待也罢,石碑我带走便是!”
要是他没往古圣贤石林上写诗,往圣的意念绝不会允许这种行为。
毫无疑问,若是姬晓真将镇国诗写了上去,便得了天大的文名,之前站在王室这边对其质疑的党派,文名便会成为一把刀子扎过去。
也就是传说中的“打脸”。
所以王室这边的官员,有点愁云惨淡的意思了。
这谁顶的住啊。
姬晓之前明明就是个铁废物来的,会读个鬼书,参加正试都不一定能过呢,现在偏试整了个第一?
废材流逆袭打脸之我们成了反派?
外面不明真相的民众们也开始议论了,若是真让姬晓成了,后果不堪设想......
有官员开始起身离去。
这个结果虽然无法接受,但已经发生了,须得先回去做好布置。
还有一些,则是留在现场,与姬党之人攀谈起来,希望亡羊补牢。
那声音最大的红袍官员一躬身,揶揄道:“各位大人出门慢走,不送了。”
随后他目光一转,看到了坐在旁边喝茶的陈正阳。
“呦,这不是陈大......哦,正阳兄您已经不是御史大夫了,没有官身还来文渊楼捧场,难为您了。”
“您哪位?”
陈正阳脾气貌似好了很多,对于这种阴阳怪气已经完全免疫。
“本官姓魏,之前顾百伦顾兄的惨遭奸人勾陷,兵部郎中不日将由在下顶替。”
那红袍官员坐下,施施然倒了杯茶。
这话意思就是,之前顾百伦干的事,以后就交给我了,你杀了个顾百伦这个棋子又如何,二品大儒与个小角色一换一罢了。
“原来是魏大人。”
陈正阳还是不生气。
甚至还有点想笑。
“我们姬公子将名盖燕都,陈大人作何感想?”
魏姓官员又笑着问道。
好像今天,就一定想看看这位前御史大人气急败坏的样子。
然而.....老陈毫无情绪波动。
“哦,呵呵,挺牛。”
陈正阳嘴角一抽。
真不知道,姬晓用剽来的镇国诗进了古圣贤石林,结果进去看见那位原作者就坐在那是什么表情。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唉,我看陈大人也不过如此,我还希望您振作起来,能同朝为官呢。”红袍摇头叹气的走了。
陈正阳望着在场的官员,目中闪过一丝晦涩的光芒。
一个个官员的面貌表情,都被他默默的记在心中。
李先生在内的消息,没必要说出来,因为这些人无须提早知道那么多,况且姬党之人也在。
动静太大,鱼就都吓跑了。
今天倒是让他明白,还有不少鱼藏在泥里没出来呢。
.......
那红袍官员一出文渊楼,面上的嚣张神色渐渐归于平静,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他捻须沉思良久。
陈正阳,不对劲。
他穿过外面拥挤嘈杂的人群,随从的轿子便在门口停着,接上他一路避开繁华之地,又绕了几个大圈子,才在一处僻静的小酒馆停下。
可能是由于今天秋试,在加上出了一首镇国诗这种大事,基本上百姓都去看热闹了。
且这里本来也是偏远之地,所以四下无人。
酒馆很冷清,只有一个风韵犹存的女掌柜坐在柜台前,面无表情的敲着算盘。
店铺小二则是卖力的擦着油光可鉴的桌椅板凳,也不来招呼客人。
“啪嗒啪嗒——”
算盘珠子的响声很清脆。
听魏姓官员前来,掌柜头也没抬。
“你们先出去。”
魏姓官员屏退左右,坐在靠窗边的座位上,道:“掌柜,三壶桂花酒。”
“要多少,今年的还是去年的。”
女掌柜声音很沙哑。
“三两便可,若是两年前秋天酿的最佳。”
一个普通平民如此不把他当回事,魏姓官员也不生气,反而语气中带着些许恭敬。
女掌柜闻言,手指拨动了几下算珠。
顿时酒馆四周绽出朵朵暗沉的光芒,淡黑色的气息慢慢勾连成阵纹,好像一朵绽放的牡丹花,张开花瓣将整座小酒馆都包裹了进去。
从外面看,这座酒馆没有变化,两人还是呈原来的姿势坐着,小二依然在忙前忙后。
但实则,这都是梦幻泡影。
“芒山君的妖阵,果然名不虚传。”
魏姓官员恭维了一声,又问道:“今日秋试,不知贵部的妖族弟兄混进来多少?”
“整整个三部族,都来了。”
女掌柜打完了算盘,冷笑道:“这还得多亏右相大人用姬晓公子掩人耳目,连值守的羽林军都被尽数调去内城,我们进来没有惊动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