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洪流微澜>第二百一十章 开罗之行

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本是阿尔巴尼亚人。作为奥斯曼军事世家的将领,他从基层军官做起,历经与拿破仑法军、英军在埃及地区与马穆鲁克的战争,在西欧军队败退之后,埃及出现权力真空时,被埃及地方势力推举为埃及总督。又在苏丹的授意下攻灭马木鲁克残部、镇压了阿拉伯瓦哈比主义者的叛乱,确保了自身在埃及统治的稳固性。后来出兵叙利亚沙姆地区,迫使宗主国奥斯曼帝国承认他的子孙在埃及地区的永久统治权,建立了阿里王朝,被视为现代埃及的奠基人。

在与法军、英军的战争中,阿里发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步炮骑结合的西欧军队,在对抗没有纪律、浮躁的马木鲁克军时,可说是锐不可当。1823年,穆罕默德·阿里从上埃及征募农民,并让法**官按照拿破仑的军制来训练他们。这支军队在镇压埃及地方起义中表现卓越,使阿里下定决心解散了所有老式军队,全部改为新军,并确立了征兵制。

在原来时空中,正是在这次希腊战场上,阿里认识到奥斯曼的老式指挥模式已经没有资格指挥他的新军,而新式陆军的优秀也凸显出老式海军的落后。

于是他开始对陆海军进行从军械、军制、军训到军事科学的全面西欧化。为了满足军事改革的巨大支出,阿里将海岛棉引入埃及作为经济作物,并将埃及的农业经济重新定向到棉花上,这使埃及被纳入英国纺织业的产业链,融入近代化的国际贸易市场。同时,他还推进了一批近代化项目如国家教育机构、教学医院、道路和运河、生产军装和弹药的工厂、一所位于亚历山大港的造船厂。

不过,同样作为后进国家中推动经济改革的领袖,他与荷兰的威廉一世有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依然保持着埃及社会半奴隶制的形态,使用了大量服徭役的劳工,另外,他的工业改革也很不成功,新建的纺织厂被英国的工业品给抵垮。工业化的不成功,也使这场改革最终并未能阻止英法殖民的脚步。

这在历史上也被称作“阿里改革”。

而此时谢绾的特使李斯特,正是在埃及即将进行阿里改革的前夜抵达开罗。

几经周折,李斯特终于在埃及总督的行宫见到了阿里。阿里半卧在他巨大的卧榻上,咕嘟咕嘟的吸着土耳其水烟,然后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

李斯特通过翻译向阿里阐述,希望埃及能够协助德法迫使奥斯曼允许希腊独立,而埃及可以得到克里特、塞浦路斯。

已经意识到改革势在必行的阿里,遇到愿意与他交好的德法,自然很高兴。但他此时仍然很顾忌与奥斯曼的关系,也想探探德意志能拿出多少诚意,所以做出倨傲的神情问李斯特,

“奥斯曼苏丹大人也许诺给我克里特、塞浦路斯。如今在前线有二十万奥斯曼大军,量俄国人也不是对手。我此时背叛苏丹,得不偿失。”

李斯特当然不可能明白阿里此时急于向西方学习的心态,不过他临行前也从谢绾那里得到了一些建议。于是他请总督移步到院子中,让带来的三名士兵用“谢-德莱塞1815”步枪表演卧倒射击、掩护射击和速射。阿里的燧发枪部队沿袭的是拿破仑时代的战术,李斯特向他展示的后膛枪战术使他眼前一亮。

他从德意志士兵手中接过步枪,爱不释手的看着。李斯特看他上了道,便接着说,

“火枪技术进步很快,战术也相应变化,我认为奥斯曼军队十有**不是俄军对手。”其实俄军主要使用的也是燧发枪,但在普军的影响下,也已经装备了不少后膛枪。

阿里略微点头,沉默的尝试扣动新式步枪的扳机。李斯特见他很喜欢,上前一步,谄媚的说,

“我国执政阁下为表达亲善之意,特地准备了五百条这种火枪,作为礼物赠送给总督阁下。”

阿里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把步枪交还给德意志士兵,拍了拍李斯特的肩膀,

“好,好,我们进去接着说。”

回到阿里的宫殿内,李斯特又讲了很多与德法合作的好处——谢绾并没有真的想推进埃及的工业化,李斯特说的当然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阿里虽然动了心,但还是有点犹豫。李斯特看他下不定决心,于是干脆把谢绾的最后一份礼物说了出来。

李斯特拿出随身的地图,指着苏伊士地区说,

“我国执政阁下还愿意献给您一份大礼。”

阿里不明白,疑惑的看看地图,又看看李斯特。李斯特接着说,

“执政阁下愿意由莱茵出资,修建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与总督阁下共享利益。”

这位埃及军人自然不懂什么两个海平面高低不同的问题,反而比塔列朗更容易接受运河的可行性。他更关心的是,能从这里头捞到什么好处。李斯特边比划边说,

“运河建成以后,整个欧洲向阿拉伯、印度、香料群岛、清国的贸易都将从这里过。运费将节省三分之一,他们肯定愿意拿出四分之一作为过路费的。”

阿里恍然大悟,从卧榻上直起身子,一把拿过地图,看了半天,有点兴奋的说,

“这真的可行?”

李斯特狡黠的看着他,点点头,补充道,

“当然可行。只是投资比较大,所以执政阁下也需要提供一些帮助。”

阿里忙问道需要怎么做。李斯特解释道,

“总督阁下与执政阁下一起建立一家运河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章 开罗之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