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瑜白得了一座大宅子,当下也不再找房子了。直接把自己住的宅子过户给芳姐做嫁妆,然后把连府的匾额一摘,直接挂到了这座御赐的府邸门前。
这下子顿足捶胸的人更多了,我了个大擦啊!一个风韵犹存的老婆还附带价值十余万两银子的大宅,外加一个三品大员的儿子,老子怎么没想起去追那位肖夫人啊!
芳姐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出嫁了,从连家的新宅嫁回到她住了四五年的旧宅,甚至连住的房间都没有换,只是房子里的人数增加了很多。
这抽姻给顾家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以至于张氏早在听说连瑜要把家里的大宅当做嫁妆,全家人将搬到大宅的时候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占人家这么大的便宜,我可要对这位继母恭恭敬敬的!这样的继母,敬着是应该的啊!什么,还管家么?管个屁啊+公跟家里几个男人赚的钱加到一起也不够这座宅子的运营的:顾家原本的仆人加到一起也就那么五六个,撒到这个大宅子里连个影子都看不见!所以这座大宅的大部分仆人都是肖夫人的陪嫁:从丫鬟到粗使上上下下三四十口子,就他家原本那点收入,给下人发薪水都不够……这些钱都是肖夫人出的:除了衣裳首饰大宅先前,连瑜还送了她四个铺子,三百亩地外加绣坊的一成股份做嫁妆,每年净收入粗粗一算至少有上万两银子。更让人惊讶的是,连瑜竟然专门立了文书:这些嫁妆,除了绣坊的股份在芳姐去世后需要返还给连家,不管芳姐日后能不能再生孩子,这些财产都会赠送给顾家,他作为芳姐的亲生儿子放弃追讨权。
要说一般女人的嫁妆说是女人的财产,但其实这些财产大部分都是消耗品,所以除了夫家谋财害命或者宠妾灭妻把嫁妆给了不该给的人什么的,一般娘家不太可能追讨嫁妆……但是连家这个情况太特殊:芳姐本身有儿子,作为一个寡妇她拥有完整的财产支配权,而这种支配权并不会因为她改嫁而丧失,尤其对于她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一旦她有个好歹,她的巨额财产的归属就不好说了;尤其是,她的巨额财产根本就是人家亲生儿子给的:当然连瑜不缺钱,但是万一呢?万一肖夫人去世了,没留下孩子,人家亲儿子看母亲家里这些继子继女不顺眼了,扭头要讨财产,人们除了说他小气以外,难道还能把他怎么样?顾家一家难道有脸为了吞下财产打官司?过惯了这种富豪日子的顾家一家,还能受得了贫穷生活么?
其实说穿了,连瑜就是给顾家一家人一个定心丸:我有大把的好处给你们!你们日后会有丰厚的财产可以继承,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份产业。前提是,你们必须好好对我娘。
连瑜这个人,上辈子是商人,这辈子是政治家。他从来不过分地信赖感情这东西,他不可能去摸清顾家每一个人的性格,他更愿意相信利益交换:在用自己的地位威慑的同时,给予顾家人相当的好处,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对芳姐好。
这世上谁也不是食风饮露就能长大的,顾家的孩子们家教不错,不是那种贪财的人,但是送上门且没有后顾之忧的财富谁能不喜欢呢?四个铺面,明摆着是日后四个孩子一人一份,绣坊股份返还也很正常,那个是连家的产业,谁乐意自己产业有外人掺和?这份红利等于是芳姐在世的时候给芳姐的零花钱……
连瑜的做法简单粗暴却有效,她对于顾家子女的意义一下子从能够照顾他们父亲的继母,变成众人的衣食父母8个孩子果然对芳姐毕恭毕敬,再加上芳姐又是个和善性格,也不管家,也不多言,白天里带着女儿顾涟涟读书绣花,偶尔出去串门,晚上则跟顾惜之聊天弹琴,除了管教儿子读书这一点比较麻烦以外,其他的时间简直是太轻松了!
说起管教儿子读书,这纯粹是顾惜之闹得,一成亲就跟芳姐念叨说孩子们不懂事不刻苦,比不上连瑜,希望她能够像要求连瑜一样要求这几个孩子:夫人啊,您千万别偏心眼啊,我这几个孩子全靠你了!
这话果然有效,芳姐虽然是个不习惯管闲事的人,可是想到自己做妻子的责任,顿时觉得应该让几个孩子都做到连瑜一般刻苦认真,这才算是不白白被喊一声娘呢!她当下便卯足了力气,每日里围着几个孩子团团转,早上早早让人把他们叫起来晨读,备上精致的早饭,中午让人把热腾腾地饭菜装了食盒送到学校里去,晚上回来念书还有夜宵:如此一番折腾,几个孩子十分感激芳姐的细心关怀:四五年了,自从他们母亲去世,他们上学哪天不是吃食堂的猪食?好吃不好吃的不提,就一个热腾腾都够不上呢!这也是在怨不得张氏不细心:家里就那么几个下人,自家的事情都忙不开呢,哪里还能专门抽出人来送饭?三个人三所学校,送一圈儿麻烦死啊y学里条件相当,大家都是在食堂吃猪食好么!
如果以为这几位过的很滋润,可以天天养膘,那就错了!芳姐虽然脾气好,可有顾惜之的叮嘱,她本人在两任丈夫的影响下极其在乎孩子的学业:昔日连瑜刻苦,学业上压根不用她操心,这回见了顾惜之的几个孩子,除了顾政已经成亲了她不好管,对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