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江山社稷之争,谁是谁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谁能取得胜利。
就连甘甜也逐渐明白,恒文帝的失败,在所难免。
她心底,竟然微微的对他有些同情。
可是,这泛滥的同情很快被遏制了--还是先想想自己的处境吧。
甘甜挑灯夜战。
写的当然都是琅邪王的罪状。
她严格地遵守日内瓦公约对待战俘的要求--坚持三天节操就可以了。自己现在已经坚持了好多个三天了,可以投降了。
只要能免除皮肉之苦,投降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总不至于,为了琅邪王和夏原吉的江山,一定要坚贞不屈吧??
她不想挨打,更不希望受到任何的惩罚。
她仔细地写,把琅邪王的罪证一条一条地写出来。
很仔细,比如王府的建筑严重超标,早有野心;
比如琅邪王时常自比李世民,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比如琅邪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尤其谋求和军中将领的交往……
再比如,琅邪王作风还不怎么正派,经常包养二奶之类的……
贪污犯必然是大yín_mó。
这是我国政治的规律。
君不见,但凡被双规的官员,每一个成功的贪污犯背后都有一串长长的二奶名单……
当然,她没写夏原吉,更没写琅邪王和自己的那场政治联姻--写了这个,虽然会造成很轰动的效果,但是,自己可就没完没了了。
长了一百张嘴巴,也说不清楚那种关系,而且,还可能作为同谋被一并处决--真是感tv,感谢琅邪王对自己的薄情寡义!
只选一点可以的,过得去的,容易被人理解的、足以让新帝觉得琅邪王罪当伏诛,不可饶恕……只要有这些罪名就行了。
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可惜,新帝竟然没有来。
连续几天都没露面。
那时候,新帝已经焦头烂额了,战局的情势,超越了他的想象。
战火一起,琅邪王率领他王府里的八百侍卫起兵。按照朝廷的策略,是直接派人去蓟州城剿灭。
可是,琅邪王揭竿而起的当日,就开始了游击战,他离开了自己的老巢,率领这八百侍卫跑路了,只留下一个最精细的秦舞阳值守。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琅邪王在设计杀掉了新帝派去的市长,公安局长,税务局长之后,蓟州城立即出现了一队雇佣军--
这群人,全是彪悍的匈奴骑兵。
这时候,朝廷才明白,琅邪王镇守蓟州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在养敌玩寇。这也不是新鲜事情了,许多派出去剿匪的官员,为了政绩,为了欺骗朝廷的薪饷,经常放任一些土匪存活,这样,他们才有一直可以剿灭的目标。
如果土匪都灭完了,他们以后吃什么?
所以,历朝历代的土匪,才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们的存在,才能让许多官员致富。
没有黑社会,就不会有公安局长,对吧?
琅邪王熟悉中国一切的权术和伎俩,所以,在他击败的匈奴骑兵里,早已豢养了这么一批职业雇佣军,此时山呼海啸,席卷而来,朝廷的军队在半路上就被阻截,根本无法靠近蓟州城一步。
战争在这里胶着之时,琅邪王却无影无踪。
半个月之后,忽然传出消息,他已经到了陕甘宁一带,在这里,他的心腹陈玄虎等人,一呼百应,公开跟随琅邪王。
新帝对陈玄虎等虽然早有防备,可是,毕竟鞭长莫及,一时间,琅邪王声势惊人,不但大张旗鼓,还发布了诏书。
第一次发布的诏书,是以“清君侧”的旗号。
他当然不会认为自己是谋逆,反而冠冕堂皇地把自己打扮起来,以朝廷出了奸臣为由,上书恒文帝,要他诛灭奸细齐秦、黄态、方惜之等人……
在诏书里,琅邪王自称“父皇母后嫡亲骨肉,国家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