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戎州往事>第162章 兰菊不同时 吴家客厅

第三十三章:兰菊不同时

一、吴家客厅

元旦过后,一天傍晚,李轼到吴能家借书,碰巧吴能的父母也在家李轼原本想借了书就走,刚要出门时,却被吴能的父亲叫住:

“小李,要是没有事,就坐一坐”

“伯父,有事吗?”李轼站住了,但并没有要坐下来的意思,他心想对方无非是一句客气话

“没事我听吴能总说起你,说你们是好朋友听说你也没有下乡,也在一个工地上干活路咋样,还吃得消吗?你身体这样瘦弱”吴能父亲说完,做了一个请李轼坐的手势

“还凑合,人都混熟了,活路还行,比吴能呆的鸡窝煤要好点”李轼回答但还是没有坐下来,虽说有来往,吴能的父母他都认识,但坐下来摆龙门阵的时候并不多他想说完几句话就走

“李轼,坐下我爸想跟你摆摆龙门阵他总想晓得年轻人在想啥,他有时不相信我说的话,认为别的年轻人不像我这样你放心,我爸思想不是老古板在家跟我们也能平等地摆龙门阵,有时碰到我的同学来,他也喜欢跟他们摆龙门阵你就像跟我们在一起摆龙门阵一样”

李轼只好坐下来了吴能家宽敞,父母白天上班不在家,同学朋友都喜欢去耍,常来摆龙门阵啥的,也有打牌下棋的,方二就是常客之一李轼来得不多,他喜欢坐茶馆他来主要是借书,吴能家还有一些过去出版的旧书

吴能家卧室至少有三间,还有一个十多平米的厅铺的是木地板,地板虽是旧了,还平整,常走动的地方漆已掉光,而那些少人走动的地方,油漆还是亮的厅里家具也很简单,中间一张八仙桌,周围一圈是几把太师椅和茶几,靠里墙的案桌上还摆着一个老式座钟,钟摆咔嗒、咔嗒地晃着厅里白天显得宽亮,因为除了一排窗户朝外,另一面还连着一个天井,能见到天,光线好,空气也流通天井中有一个石桌,摆着几盆文竹、菊花、兰花之类文竹和兰花还青绿可爱,菊花枝上只剩下陈旧的叶子和凋谢的黄花吴能告诉过李轼,房子原来是一大户人家的老宅子,是一座很气派的古建筑主人在解放前夕跑了,院子被政府接管,分给了许多户人家居住他们家住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还不是正房,只能算偏房吴能说他对建筑的兴趣,就是从小看这院子养成的,但是不喜欢中国建筑用的材料在李轼眼中,吴能的家就算是很不错的从他能记事开始,因父亲工作频繁调动,搬过多次家,每次都是拥挤不堪的

吴能的母亲叫严青萍,人长得漂亮,身条也好,显得年青“文革”前,一次吴能、吴力和母亲上街,被武兴华看见,事后还悄悄问他:那人是哪个?是你大姐?结果弄得吴能很尴尬,武兴华也闹个大红脸吴能母亲一看就是那种出身富裕家庭,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穿着虽然也是青蓝二色,服装料子的质地好,剪裁合身一脸的文静,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李轼听吴能说过她是地区农牧局的机关干部李轼来时,她只是礼貌地打个招呼就进内间去

吴能的父亲叫吴敏慎,老家是江苏的,是抗战期间随同济大学撤退到四川的,所谓的下江人抗战胜利后因和吴能的母亲结婚,就留在当地了解放后搞工程,后来又到地区工业局坐办公室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干部吴能的父亲个子也很高,身板笔挺,头发都向后梳着,很整齐,一丝不乱白衬衣外只穿着米黄色毛衣,一看就是一个注重仪表和衣着的人

腊月天气,室内总是阴冷的,吴家没有生火盆,吴敏慎还穿得这样少李轼想他身体很好,而在自己家,母亲岳洛文下班回家后,经不起冷,总要生一个炉子烤火

吴敏慎有一种学者的风范,脸上有一种严肃的神情,但一开口说话,就透露出一股领导的腔调也许是在家里摆龙门阵,今天说话倒是很温和的口吻:

“小李,你这个名字起得好啊你喜欢吗?”

“伯父说笑了,吴能的名字才好,‘能’是有用的意思,我这个‘轼’是车把手,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李轼,‘能’当然是有用,但我这不是无能嘛听我爸说你这个‘轼’是有讲究的”

李轼看着那案桌的座钟,那是所谓的西洋钟表盘上的钟点刻度是罗马字母,钟顶上的装饰是左右两匹跃起前蹄的马钟摆在咔嗒、咔嗒地摆动,指针在咔嚓、咔嚓地走动,那是时间的符号,像他经常看到的江水一样,一刻不停地流,不停止,不重复听到吴能的话,他就随口答道:

“有没有讲究,我不晓得名字是我爸取的,他才晓得是啥意思可惜,我爸去世很多年了对我来说,姓名就是一个称呼,一个代号而已咋都成”

吴敏慎听李轼说名字就是一个代号而已,心想这小青年还有点意思,微微一笑问:

“小李,我想你父亲肯定是欣赏苏东坡这个人,才跟你取名‘轼’的你晓得苏洵为啥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吗?”

“伯父,古人取名字讲究,尤其是文化人讲究,这我晓得苏家一门三父子,个个是文豪,想必是有讲究的‘轼’和‘辙’的意思我也懂,但为啥这样取,我真不晓得”

李轼看着吴敏慎一丝不苟的头发和整洁的衣着,心想这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像那指针顺着一个刻度一个刻度地走,他想跟我说啥?


状态提示:第162章 兰菊不同时 吴家客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