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骑军>第四章 风波

第四章风波

高叫刀下留人的是许士基,他便是在这种场景下与张锐相见了。

许士基,青州长广郡人,平民出身,时年十八岁。许士基少小聪慧过人,知家中生计不易,刻苦读书以谋出人头地。

考大学时,以许士基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帝大,但许士基却选择报考了北京参谋学院。父母流泪劝说,他也不为所动。不是他不想进入官府,只是读帝大的费用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起。

就连士族家有子女去帝大读书,也是要紧衣缩食,何况自家只是做点小买卖的平民家庭。再说帝大都是官宦、世家、贵族子弟云集的地方,以他的出身去了免不了会被人欺辱。

因此,许士基考了军校。进入军校就算是正式的帝国军人,学习期间不仅不用缴学费,每月还有俸禄可拿。如此一来,基本上可以算自立,不会再给家里增添负担。

他身体单薄,即使考军校也只能报考参谋类的,于是他就选择报考了参谋学校中最好的北京参谋学院。他是以帝国报考军校最低十四岁年龄,考进的北京参谋学院,但的成绩却是那期学员中最高的一个。

在军校学习期间,他刻苦功读,每次考试总是名列第一。今年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飞骑军。

他骑术并不好,从未想到自己毕业能到骑兵部队服役,而且还是到的大名鼎鼎的飞骑军。怀着激动的心情,他来到飞骑军总部报到,其后被分配到新任副指挥官的身边任中尉侍从官。

对此,许士基毫无怨言。他知道侍从官做的事情虽然与勤务兵和传令官差不多,但只要能取得主官的信任,成为其心腹,以后好处甚多,对前途也很有帮助。

所以上任两个月来,他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处理事务也是细致老到,考虑周密。主官扬义臣对他也比较满意,逐渐交给他一些重要的事情去办理,看来也是准备把他当成心腹培养。

三天前的早上,许士基正在和其他几个侍从官一起整理当日需要呈报杨义臣的文件。一位满身尘土的少尉闯进门来,对他说要见副指挥官。

许士基很是奇怪,小小的少尉军官根本没有资格见副指挥官,怎么会提出如此孟浪的要求?他婉言拒绝那个少尉的要求,说副指挥官平日公务繁忙,没有空闲时间接见他,有时可以告诉自己,待副指挥官什么时候空闲了,自己代为转达。

谁知那少尉还是不走,只说要他去禀报副指挥官,说是游骑团三营营长的信使求见,有紧急要件需要亲手交与副指挥官。

许士基见他说得认真,以为真是送来的军情急报,便进去禀报扬义臣。扬义臣听后,立即接见了信使。

后来,一个年级稍大点的侍从官,悄悄告诉他,三营的营长是副指挥官的亲戚。许士基这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过了一会儿,那个少尉信使走了。许士基又听见杨义臣叫副官进去,副官出来后,就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了他一封密封的信件,对他说:“你现在就动身前往游骑团三营一连,将这封调令,亲手交与一连一排排长黄涛。对他说,见到命令后,立即离开连队,前往新的连队任职,不能借故停留。”

“是!保证完成任务。”只是一个送信的任务,许士基信心满满地答应下来。

他正要离去,副官又把他叫住:“士基,先别走。一些事情还是对你说明白好些。你先坐下。”

许士基虽是不解,还是又返身坐下。副官说:“士基,你来的时间虽不长,但你平日的表现,殿下都是看在眼里的。你现在也算是殿下可以信赖之人,有些事情也可以向你说明白。”

顿了顿,副官又说道:“这次,三营一连的新任连长是安渡桥猛士张锐,他是什么样的人,你多少也是知道的。”

许士基点点头。现在帝国内不知道张锐其人的,还真不多。朝廷隔三差五的以安渡桥大捷为例做宣传典型,褒扬之声,夸赞之语,随时都可听见。张锐的事迹也陆续报道出来,从实习期间就率十骑大破数百敌军,后来又率一排人,斩敌首近五百级。

这些只是官方报道,私下传闻更是惊人。什么杀俘、虐俘、拿敌军俘虏甚至平民给部下做杀人训练、还流传他曾屠杀过平民的村庄等等。根据以上官方和非官方的言论,许士基可以判断,张锐是一名作战勇敢的猛士但也是一个嗜杀成性之人。

副官又说:“张锐连的一排长是殿下的外甥黄涛,殿下知晓黄涛也是脾气倔强之人,怕他们在连队中起冲突,所以才下令调走黄涛。这次你要连夜赶去,路上不能有丝毫耽误,到了就直接和黄涛一起上路,将他送到新的连队后才可返回。”

“是!”许士基高声答应。

“士基,黄涛是世袭勇毅伯家的世子。你在路上对他尊敬些,要是他对你有什么不敬的地方,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只要完成任务,自然会记你的功劳。”副官平日也对许士基表现满意,担心他言语不慎顶撞黄涛而招惹祸事,又特意嘱咐了他几句。

许士基即刻带领五名骑士携十余匹战马上路。路上,许士基整理了一下思路,大体估摸出这件事情的原委。定是三营营长马士愈见到新调来的张锐后,感觉他会和黄涛发生冲突。于是写信告知殿下,连夜派人送来。

按副官所说,张锐和黄涛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公爵家出身,一个伯爵家世子。一个有功


状态提示:第四章 风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