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玮从报社回到荣府时,时辰接近酉正(晚上六点)。
今日虽是上京日报创刊日,但他事先已安排好一切,这两日内便要以决然手段迫使上京日报社停刊,因此该怎样怎样,这个时辰正是平日里归府的时辰,丝毫没有耽搁。
进入园子,踏入怡红院,从游廊绕向上房,袭人笑迎上来,“二爷回来了,今儿有客呢,小红在东边耳房等了你大半天了。”
“小红?她怎么来了?”
贾玮愣了愣,正月的时候,贾芸和小红夫妇曾进来请安一回,但今儿并非什么节庆,小红不但独自一人前来,还等了他大半天,纳罕得很。
这个以前的丫鬟,如今销了奴籍,成了他侄儿媳妇,袭人说是客人,倒也说得是。
“不清楚呢,”见问,袭人回道,“像是有什么要紧事儿找你,我见她显了怀,怕累着她,便让她在东边耳房炕床上歇着。”
贾玮点点头,饶显了怀,小红还跑来等他,显然真有什么要紧事儿,说道,“我去看看她。”便往东边耳房走去。
袭人没有跟上前去,转身回了堂屋。
小红来了这大半日,也没跟她们几个透露半句前来的缘由,她又不是个没眼力劲儿的,何苦凑到跟前去?
贾玮来到东边耳房,果然见到小红正歪在炕床上,炕床下边还有一个才留头的小丫鬟,坐在凳子上打盹。
听到脚步声,小红目光一瞥,忙不迭地起身下炕,又是欢喜又是忐忑地行礼道,“宝二爷回来了?宝二爷安。”并推了推眉儿。
她自来叫惯了“宝二爷”,如今虽嫁与贾芸为妻,但称呼上仍改不过来,并不随丈夫称呼“宝叔”。
这时小丫鬟眉儿让小红推醒,也忙跳下凳子,学着奶奶的样子,向贾玮请安。
“起来罢,你身子不便,坐罢。”贾玮一面向小红说道,一面在靠西的交椅上坐下。
又指了指眉儿,笑道,“这丫头倒也伶俐,记得正月里你们夫妇进来,也带着她,那时还没什么头发呢,现下齐整多了。”
“她只知淘气罢了。二爷进来,她还打盹呢!”小红笑着说道。
她也不是矫情的人,见贾玮叫坐,便也在一旁的圆凳上坐下。
“听说你跑来等了我大半日了,可有什么事儿?”眼下进入夏季,虽说贾母外头晚餐会推迟一些,但也差不多到了时辰,他要出去用餐,再者,小红不但是晚辈,还是他之前的丫鬟,也用不着客套,因此短短寒暄过后,他便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有事儿呢……就是相公……相公他……”
小红吞吞吐吐地说道,尽管她进园等着贾玮回来,打定了主意要请他帮忙,但此时真正面对贾玮,仍是显得不大自然。
不管怎样,当初相公的赚钱的差事是贾玮给的,此后,贾玮创办报社,曾邀相公共事,相公却回绝了,眼下铺子开不下去,再回过头来,请人家帮忙,总是惭愧。
正这么说着,还未说到事儿上,外头几个小丫头子的声音叫道,“薛大姑娘来了!”
俩人相视一眼,贾玮便起身向小红道,“你且坐,我出去瞧瞧。”掀开门帘,出了耳房。
只见宝钗穿着月白色对襟褂子,摇着团扇,正款款从西面游廊过来,后面跟着丫鬟莺儿和文杏,贾玮便上前几步,笑道:“这个时辰,姐姐竟来了,可是不常见的。”
平日里,用过晚餐,大家通常结伴进来,但出园子用餐,却是极少结伴出去,毕竟或早或迟,总是不大凑巧。
宝钗这时过来,确实是少见的。
“自然是有事找宝兄弟,此刻也该去老太太院子了,咱们边走边说罢。”宝钗笑吟吟地提议。
“也好。”贾玮微一沉吟,“那姐姐略站一站,我去去那边耳房便过来。”
宝钗听了,便点了点头,站在廊道上,轻摇团扇,等他返回。
重新来到耳房,贾玮让小红等着他用餐回来,再说事儿不迟,随后便带上秋纹碧痕俩个,同宝钗主仆一路出了园子。
一面走一面交谈。
很快从宝钗口中得知,原来是薛姨妈晚上请他过去一趟,有事相商。
是有关于薛蟠的事儿。
贾玮一听,便有些心虚,莫非是王仁兄弟三个撺掇薛蟠做海贸一事传到了薛姨妈母女耳中,薛姨妈亲自找他证实,或许还有责怪的意思,无论如何,他在薛姨妈和宝钗面前,可是只字不提的。
当然,在此事上头,他算是风光霁月,没告诉薛姨妈和宝钗,只是不愿她们平白担心,不过,道理虽是如此,若她们母女主动问及,总是不大好解释。
但看着宝钗的神色,却是不像。
贾玮不禁追问,“姐姐,姨妈要同我说薛大哥的什么事儿?”
宝钗便侧过脸来,笑瞅着他,“我也不大清楚呢,你过去便知了。”
贾玮见她像是知晓的样子,却推说不知,更是糊涂,只得摸摸鼻子,转而问到宝琴身上,“今儿琴妹妹怎么没随姐姐出园?”
“她今儿下午出去陪老太太斗牌,现下还没回园呢。”
“呵,倒也省了往返了。”
如此说着,贾玮不觉微笑,老太太也实在喜欢宝琴,刚来之时,大多时候,都让安置在她外边,如今总算挪进园子里安置,住在宝钗的衡芜苑,但隔三岔五地仍使人唤宝琴出去,陪她斗牌或是聊话儿。
喜欢的程度,同喜欢自已有得一比。
也是,这样一个玉琢雪堆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