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世风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跟踪追击田乾真报信 唐臣投燕安禄山重用5

燕朝的圣旨传到长安,孙孝哲对前面提及的事项并没有在意,对最后一句心领神会。因为他的母亲与安禄山私通,因此得到安禄山特别宠爱,成了安禄山最宠信的心腹之一。现在他的护国大将军、殿中监②头衔上又加了一个官职:长安留守,相当于城防司令。在战时,就是这一地区的最有权势的长官。

孙孝哲拿着圣旨对崔光远:“皇上要求李隆基的余孽,不准漏网。”崔光远看过圣旨说道:“圣旨明确规定不准扰民,要保护市民。你不能只注意对后面的一句话,而忽略了主要内容。”

孙孝哲蛮横的说道:“那是你的事,我只知道为安庆宗的报仇。”撇开崔光远,挨家挨户的搜查,拘捕唐朝的皇亲国戚和逃跑官员的家属。长安城中人心惶惶,平民百姓担惊受怕。

崔乾佑、田乾真、李归仁三员前线大将的上表,又到了洛阳,他们上奏的内容不约而同,都是请求追击唐玄宗,彻底消灭唐王朝。

张通儒拿着三人的奏折,向安禄山上奏:“启奏皇上,前线大将请求继续追击李隆基,和残存的唐王朝。臣认为是大好时机,应该乘胜前进,痛打落水狗。”

安禄山对上次眼痛的事,记忆犹新,心有余悸,接过奏折,放在桌案上,没有马上回复。御史大夫严庄出班上奏:“启奏陛下,李隆基和李唐朝廷的官员以及卫兵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千人,已经没有战斗力了,大军只要追上他们,就能一网打尽。前线大将的请求正是时机,而且那些唐朝的皇亲国戚和唐朝的官员行动缓慢。而我军行动迅速,定能追上。”

安禄山这些天眼睛虽然不舒服,但没有出现那样刺骨的疼痛,更加相信是上天要惩罚他,虽然心有余悸,但不能明言。他说道:“李隆基向蜀地奔逃,早就过了扶风,离剑阁不远了,我军如果追急了,他会烧毁栈道,阻断我军的追击。栈道是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修起来的,毁了多可惜啊。命令孙孝哲和李归仁进军长安,田乾真按原计划回守潼关,崔乾佑回军向东镇守河东①准备配合史思明、蔡希德进攻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失去的河北及山西的地盘。”

严庄再次跪奏:“启禀陛下,臣认为潼关不需要重兵把守,奏请田乾真将军带兵追击李隆基。汉朝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击败项羽的守将雍王章邯,没有栈道同样拿下了险阻。田将军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即便李隆基烧毁栈道,他也有办法,可以另外找到小路,进入蜀地。唐朝王室人员和跟随的大臣,如果被全部擒获,唐朝就灭亡了。那些抵抗我们大燕的军队就失去了主心骨。皇上再来招降或剿灭这些残余势力,则事半功倍,大燕朝就能快速一统天下。”

安庆绪上奏:“启奏父皇,严大夫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田将军又再次上表请求,前线和后方官员意见一致。擒贼先擒王,摧毁了李唐王朝,那些仍然在抵抗燕朝的唐朝残余势力就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凝聚力,战斗力将大打折扣,要剿灭他们容易得多。请父皇三思。”

三个重量级人物上奏追击李隆基,彻底消灭李唐王朝。安禄山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他已经没有心思追击唐玄宗以及迁徙的唐王朝了。上次他发布追击命令时,眼睛的疼痛,使他刻骨铭心。但严庄的上奏又合情合理,怎样来回答他呢?

安禄山端正了一下身体,慢条斯理的说道:“严爱卿和晋王提出的方法,是推翻李唐王朝的好办法之一。现在李隆基到蜀地去,唐朝名存实亡,已经没有号召力了。栈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们燕朝建立之后,也需要交通,能保存下来,对社稷有利。我们不能把有用的东西都毁了,那是一种破坏。能够保存的,就将它保存下来。那怕是多费一些力气,我们也要将这些有大作用的东西保存下来。现在哥舒司空已经给他的学生李光弼、鲁炅、来瑱写了信,他们师徒感情深厚,如果这三人来投,中原的战事就定了。所以追击不追击都是一样,唐朝将成为历史。潼关一仗,我们歼灭了唐军二十万主力。俗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歼灭敌人二十万,我军也有损失,而且损失不小,让他们四个军团驻扎在城内,主要是为了休整。他们可是我们燕朝的主力,休整好了才能继续战斗。”

严庄又一次跪到堂下:“启奏皇上,臣认为追击李隆基是最好的办法。眼前的事情就是要彻底推翻唐朝,留着李隆基就是祸根。如果不将他彻底铲除,让他死灰复燃,对大燕是极大的威胁。陛下是要江山呢,还是要顾惜那可以再修的栈道。因此臣再一次恳请皇上,以大局为重,对李隆基穷追猛打。”

严庄今天跟安禄山较上劲了,从当前的局势讲,他无疑是对的。安禄山不能说眼疼的事,一时之间不好回答。正在为难之际,突然接到报告,殿堂门有三个穿紫衣的人要见雄武皇帝。

这件事正好给安禄山开脱,他不答严庄的请奏,大声传旨:“请他们上殿。”他认为敢在宫殿门前穿紫衣,指名要见他的人,一定有些来头,所以加了一个请字。

三人走进大殿,安禄山眼神不好,但听到了达奚珣与三人的对话,早已听出是陈希烈和张氏兄弟的声音。这一下使他高兴极了。竟然不顾身份,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迎接他们。

大殿之上所有的燕朝官员都感到惊讶,陈希烈和张氏兄弟也感到意外,他们在安禄山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跟踪追击田乾真报信 唐臣投燕安禄山重用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